• 地址:江苏省睢宁县下邳大道白塘河湿地公园
水月禅语
当前位置:首页 > 水月禅语
禅林宝训

丛林住持之体

佛智谓水庵曰:住持之体有四焉,一道德、二言行、三仁义、四礼法。道德、言行乃教之本也,仁义、礼法乃教之末也。无本不能立,无末不能成。先圣见学者不能自治,故建丛林以安之,立住持以统之。然则丛林之尊非为住持,四事丰美非为学者,皆以佛祖之道故。是以善为住持者,必先尊道德、守言行;能为学者必先存仁义、遵礼法。故住持非学者不立,学者非住持不成。住持与学者,犹身之与臂,头之与足,大小适称而不悖,乃相须而行也。故曰:学者保于丛林,丛林保于道德。住持人无道德,则丛林将见其废矣。(实录)


高庵曰:教化之大莫先道德礼义。住持人尊道德则学者尚恭敬,行礼义则学者耻贪竞。住持有失容之慢,则学者有凌暴之弊。住持有动色之诤,则学者有攻斗之祸。先圣知于未然,遂选明哲之士主于丛林,使人具瞻不喻而化。故石头、马祖道化盛行之时,英杰之士出,威仪柔嘉,雍雍肃肃,发言举令,瞬目扬眉,皆可以为后世之范模者。宜其然矣!(与死心书)


或庵曰:道德乃丛林之本,衲子乃道德之本。住持人弃厌衲子,是忘道德也。道德既忘,将何以修教化、整丛林、诱来学?古人体本以正末,忧道德之不行,不忧丛林之失所。故曰:丛林保于衲子,衲子保于道德。住持无道德,则丛林废矣!(见简堂书)


或庵曰:夫为善知识,要在知贤,不在自贤。故伤贤者愚,蔽贤者暗,嫉贤者短。得一身之荣,不如得一世之名;得一世之名,不如得一贤衲子,使后学有师、丛林有主也。(与圆极书)

—— 明净善重集《禅林宝训》

版权所有@睢宁水月禅寺官网 www.shuiyuechansi.cn    E-mail:snshuiyuechansi@126.com    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下邳大道南侧白塘河省级湿地公园内
苏ICP备15009172号-1  电话:0516-68068118    传真:0516-68063553
有事点这里

  • 水月禅寺

  • 白塘河湿地公园

  • 扫描在线购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