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地址:江苏省睢宁县下邳大道白塘河湿地公园
水月禅寺简介
睢地广袤,山雄水秀,人杰地灵!自古佛教历史文化积淀深厚。中国.睢宁水月禅寺(始称浮屠寺)则位于睢宁西郊碧波荡漾的水月湖畔,寺院占地300余亩,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。该寺始建于东汉末年,几经战火,历尽劫难,代有兴衰。禅寺于2011年4月重建,因其独具匠心的卓越设计,将佛教元素与现代建筑艺术完美融合,堪称国内首个现代寺庙群。2015年11月,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建筑节(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)被评为全球九大最美宗教建筑之一。 法不孤起,仗缘方生!据《后汉书》载:“初平四年(公元193年),笮融在下邳(今睢宁县)大起浮屠寺,上累金盘,下为重楼,又堂阁周回,可容三千许人。作黄金涂像,衣以锦彩。每浴佛,辄多设饮饭,布席于路,其有就食及观者,且万余人”。至唐贞观年间“浮屠寺”更名为"释迦院",宋金时代,九镜塔毁于战火。明代成化年间,宪宗皇帝闻下邳"释迦院"菩萨灵验,为求子嗣,敕令下邳人徐瑛修建古寺,并由当朝宰相商格立开山碑文,翰林学士赵辅书丹。自此,禅寺声名远播,成为苏北首刹。清光绪18年(1898年)知州陶崇文领修禅寺,此是历史上最后一次修缮。近代因种种因缘禅寺毁坏。
上海同济大学提供资料考证:笮融所建之塔,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和形象描述的“天下第一塔”。佛寺布局形式基本上延续至唐初,所塑金身之佛像也是我国文献上有关佛像铸造的最早记载。并且笮融在境内接受佛教之人,免除佛教信徒的徭役赋税,也成为以后历代官方支持佛教的举措之一。在黄忏华所著的《中国佛教史》中,视之为“此佛教流布于民间也”。可见,睢宁是佛教在中国从“官方”走向“民间”的肇始之地,也是佛教标志性建筑“浮屠”在中国的首建之地。
斗转星移,成住坏空。复建承载着悠久历史的浮屠寺一直是睢宁佛教四众弟子的夙愿。经过申请,通过省、市民宗部门批准,2011年4月浮屠寺得以在白塘河湿地水月湖畔复建。禅寺由北京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俞孔坚院长任首席设计师,禅寺建设突破了传统规制,一改中国寺院建筑风格,在遵循佛教殿堂布局制式的前提下,采用现代建筑元素,与佛教的启迪心智、荡污涤垢、祈福纳祥巧妙结合,诠释了大道至简的人文理念。禅寺建设以“得风润水,古典布局;简约建筑,禅意空间”的规划理念为核心,建筑格调独具匠心,颠覆了人们对于佛教建筑固定的思维模式,设计将佛教元素与建筑艺术达到了完美结合,表现手法较为独特,功能和布局更为合理,实现了佛教元素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,创造出国内独具匠心的佛教活动场所。因寺院周边临水,又因佛学所称因、果、圆、缺的信仰似月亮,且寺庙突出是水月观音文化,故寺院命名为“水月禅寺”。2011年4月水月禅寺奠基重建,2013年10竣工。2013年11月又在禅寺前增建了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水月广场,于2014年3月竣工,广场中间请入一尊水月观音,高9.8米,观音矗立更加增强了广场的灵性和气势,更利于佛法的弘扬,2014年4月25日(农历三月廿六日)上午9时隆重举行寺院落成暨全堂佛像开光盛典,诸山大德、社会各届人士近万人参加,惠风和畅,同沾法喜。